19日,有媒体从新疆旅游局获悉,关于恢复五一黄金周的报告已经提交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希望在今年就恢复五一黄金周七天假期。(3月20日亚心网)此前,重庆、浙江、广东、湖南、云南等地都已表示申请恢复五一长假。如今,加上新疆,要求恢复五一长假似乎呈现出一种此起彼伏、前赴后继的悲壮与无奈。
世界经理人文摘[digest.icxo.com]且不说恢复五一长假到底有哪些积极的现实利好。但目前这种更多由地方政府各自为战,争相申请试点恢复五一长假的方式,不仅难以真正有效释放五一长假本身蕴涵的“黄金周效益”,而且也很可能衍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实际上,放假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上不上班的事情,而是一个关系到民众法律权利关系的严肃行为。因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等法定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否则就应依法加倍支付加班工资。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确定、增加和减少,从来都由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统一安排。而且,根据立法法,地方政府也没有这种调整与改变劳动者薪资待遇与劳动时间的权力。
而且,如果允许各地政府在放假问题上各自为战,还可能给其他地方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带来诸多现实的不便。毕竟,当其他地方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与放假地联系办理相关事项时,只怕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作、生活。
因此,地方政府纷纷申请恢复五一长假,本身或许有一种倒逼国家相关部门尽快作出制度性回应的因素,但这种在放假问题上的各自为战,不仅缺乏足够的法律理性,存在某些法律权限上的尴尬,而且也容易刺激社会过多期待的心理,消耗过多的社会资源。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从根本上减少与终结这种各地政府各自为战的放假冲动,关键还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作出更为权威、合理的制度安排,从而既有效满足各方面的心理期待,又有效化解其中的法律尴尬与现实矛盾;既有效实现制度变革与时俱进的灵活,又有效避免朝令夕改的轻浮之感。 阮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