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临近,大学校园里救开始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氛,告别的不只是四年的大学生活,还有一段段大学校园恋情。在当下就业如此紧张的情形下,这些大学生情侣该做怎样的选择?是劳燕分飞,各赴前程;还是乐做一对小夫妻,目标不同方向一致?
不少在校大学生说: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谈恋爱,也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想想也是,现在我们身边的不少大学生们,还有多少个大学生敢说自己在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的。最近,笔者在与一些刚毕业大学生交换意见的时候,就曾认真听过他们对在校期间恋爱的一番“高见”。他们认为:大学生固然要以学业为主,但谈恋爱也是一项社会活动。为了使自己能早日与社会接轨,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大学期间,如果能好好的享受一下谈恋爱的滋味,其实也是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之一。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大学期间,如果没有谈过恋爱,会成为人生的一件憾事。
“毕业我们一起失恋”,“毕业就分手”,这是毕分族的口头禅,爱情与面包本来不是硬币的两面,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需要选择其中之一。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随着学业的即将结束,也让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情侣忍痛割爱,纷纷宣布要结束长跑了几年的爱情,让人听了不禁唏嘘。
大学里谈恋爱很多是在排遣寂寞,现在的大学两情只有百分之二能走到最后,基本上都是毕分族,所以说是华而不实的。工作了以后你完全可以发现让你眼前一亮的女孩或男孩,而且你们一直相处到最后的几率也很大,但是,工作了以后大家就都多多少少的有功利心了,在一起的时候都多多少少有目的性了,而大学恋情由于没有那么多凡俗的事需要考虑所以是最纯真的了。
“本来我们感情还是挺稳定的,但是在现实面前,我们还是双双倒下了。像我这些留在大城市工作的男生,没车没楼,又从何谈起结婚呢?”在广州读书的高校应届生小刘无奈的说,“白手起家,不知道要工作多少年才能够储够钱在广州供房。现在居无定所,没有理由要人家女生跟你一起熬吧,毕竟她们青春不能耽误,所以我尊重她的选择。”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我们的爱情死无葬身之地!”“毕婚族”的这句豪迈口号来自当年清华大学的论坛。身边越来越多的“毕婚族”仿佛一夜间冒了出来,一步从大学校园直接迈入婚姻殿堂,初涉社会的他们,一段路走得九曲回肠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我们的爱情死无葬身之地!”“毕婚族”的这句豪迈口号来自当年清华大学的论坛。身边越来越多的“毕婚族”仿佛一夜间冒了出来,一步从大学校园直接迈入婚姻殿堂,初涉社会的他们,一段路走得九曲回肠。
在学生时代早恋似乎已经无可避免,因此有些学生在经历了大学四年后恋爱时长已经超过四年,两人的感情已经相对稳定,所以就想趁着刚毕业,单位有着落,业务又不太繁忙的时候,走个过场领个证办个酒,先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众多女生由于害怕成为剩女而纷纷踏入毕婚族的行列。婚姻对女性继续深造已构成一定影响,不少女大学生纷纷放弃读硕读博的机会,主要是担心高学历妨碍找对象,现在很多剩女都是高学历,而常常被媒体曝光的大龄白领女性成婚难的问题,则给很多80后敲响了警钟,让她们产生了“早嫁为妙”的意识,免得成为“灭绝师太”。
大学生“毕婚族”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广大的男性朋友从中感受到了一些小小的压力,一边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创业,另一边还要负担起家庭的责任。当然也有许多男大学生也希望成为“毕婚族”。如果结婚之后,他们可以安心地去创业,对于家庭和父母那边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分担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成为了一家之主之后的男人往往会更加努力的创业,为以后的富足生活努力打拼。男人心里有了一些压力之后他们往往会把这种隐藏的压力转变成动力,这在他们的事业发展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于毕婚族,有关专家认为,评价它不能绝对化,要因人而异。人进入社会先立业后成家,个中奋斗固然相当艰辛和自豪,但没有必要人人都奋斗。就是说,没必要把挫败看成是必经之路——如果你还有别的出路的话。毕婚族里的大学生们带着些许校园出来的单纯,又染上一些社会功利色彩,她们拒绝接受就业压力,认为马上结婚至少能拥有相对平静的生活,做个全职主妇也不是她们的错。
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不断提高的生活成本,让众多应届毕业生不得不为之低头。选择精神恋爱与身边的那个他(她)一起“熬世界”;还是趁着青春尚在的时候选择少奋斗与另外一个他(她)“拉埋天窗”(结婚),似乎已经成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万个应届毕业生有一万个不同的答案。无论是毕分族还是毕婚族,最后也一定能够选择到合适自己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