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你是否较少参与社交活动?你是否常感到听力迟钝?你是否很少遇到必须学习新事物的情况?
如果你的回答为以上皆是,表示你的大脑有较高的风险,衰退的比别人还快。
人类大脑中约有1000亿个左右的神经元连结,这些负责思考、处理记忆的神经网络,约在20多岁发展成熟、30岁后开始变质,进入40岁后主要负责记忆的海马体(Hippocampus)则会以每年削减0.5%的速度萎缩。
难道随着年纪增长,大脑功能只会持续衰退?被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推荐为保养大脑的最佳入门指南《保持敏锐:任何年纪都能打造高效大脑》认为,人们能靠几项防护措施来挽救。
大脑在40岁之后,记忆区每年萎缩5%
近年坊间出现各种“超级食物(superfood)”,像羽衣甘蓝、菠菜、坚果及种子等,宣称能延缓大脑老化造成的记忆衰退、认知功能下降。但古普塔指出,尽管这类食物能对心血管或其他器官带来益处,但没有医学实验证明摄取这些食物与保护大脑有直接相关。
近代医学技术在脑部疾病的防治上也收获甚少,古普塔指出,阿兹海默症目前既无明确方式预防,也难以治疗,且罹病率持续增加,预估2050年全球阿兹海默症患者将超过1500万人,是2018年的两倍以上。2018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将8种药物用于轻微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及预防阿兹海默症(Alzheimer)的试验,但都无功而返。
尽管目前没有任何食品、药品或医疗技术能阻止大脑衰老,但大脑认知功能衰退及痴呆症并非完全不可避免。
古普塔从解剖经验发现,即使是两颗外观上看来同样有病变斑纹的大脑,其主人的生前举止却可能完全不同。一个可能是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多年的患者,另一个生前的记忆和认知协调功能则可能完全正常。古普塔指出,背后原因出在外表看不出来的认知储备系统(cognitive reserve)差异。
虽然目前医学对认知储备的确切运作模式所知不多,但简单来说认知储备就像大脑的备份系统,由学习与工作经验的刺激累积而成。认知储备系统可以在大脑发生病变、神经网络受阻时,持续做出认知反应。认知储备系统愈丰富,就像资料愈健全的汽车导航,遇到阻碍时有更多替代道路可选择,能维持航行。因此,认知储备能力好的人,即便大脑结构老化、受损,运作上却能维持以往的记忆与认知能力。
换句话说,衰老或是大脑受损与记忆和认知功能间并无绝对关系,重点在于你是否持续维护、锻炼出更新更丰富的认知储备系统。古普塔指出,大脑就像历史建筑,若疏于照顾,随着外在环境磨损,自然会不堪使用。反之,若日常勤于维护并偶尔翻新,它不仅经得起时间考验,还能历久弥新。
生活有目标、持续学习,刺激大脑不衰退
锻炼大脑最简单的做法,是维持生活目标。研究发现,每晚一年退休,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就会降低3.2%,而65岁以后退休的人,比提前退休的人,罹患痴呆症机率少了15%。古普塔指出,退休者若能透过参与社团、担任志工或投入固定嗜好,保有生活重心及维持社交参与,同样能维护大脑健康。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Psychiatry)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退休者若保有生活目标,能长期保持较快的步行速度与较大的握力,而这效果如同持续运动,能减缓包含大脑在内的细胞、肌肉的退化速度。
另一方面,持续学习也能进一步刺激新的神经突触、活化大脑。过去流行病学认为高IQ或高学历的人,因为年轻时发展出较复杂的认知储备系统,罹患痴呆症等疾病的风险也较低。但根据美国拉许大学医学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最新研究显示,认知储备系统属于用进废退(use it or lost it),高学历者若没有持续学习,与一般人罹患脑疾病的风险是一样的。
古普塔指出,学习新知比钻研原领域知识更能活化大脑。背后原因是,学习与记忆系统息息相关,而记忆系统在接收超出舒适圈的陌生知识时,需要动用较多的长期记忆网络,才能理解、存取新知识。因此它可以只是学习一项简单的新技能,例如煮饭、跳舞或是读一本新书。《神经病学年鉴》(Annals of Neurology)则发现,无论从任何年纪开始学习新的外语,都能显著减缓大脑认知功能衰退。